優化營商環境 廣東廣州列出重點任務及措施清單
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領域打造100個首試首用示范應用場景、常態化推行“拿地即開工”、推行涉企行政檢查“亮碼入企”……日前,廣東省廣州市發展改革委發布《廣州市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及措施清單》,在深化產業版營商環境改革,切實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等方面,制定對應措施。
100個首試首用示范場景
探索建立“產業出題、營商答卷”協同改革新機制,構建政策、服務、要素與產業需求深度匹配的“產業友好型”營商環境。
提升產業營商環境,優化“21+8”條重點產業鏈市場準入服務,梳理形成經營主體注冊登記要件“一張單”,實現“全市統一、一單盡列、單外無單”;探索拓展新興行業經營范圍應用和服務場景,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領域打造100個首試首用示范應用場景;創新“政策找人”產業政策精準觸達模式,多渠道主動向扶持企業推送產業政策資訊,助力企業更好享受政策紅利。
降低企業綜合成本,常態化推行“拿地即開工”,降低企業等待成本;發揮市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作用,深入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工作,推動銀企高效對接;擴大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規模,降低企業海外維權成本。
讓法律為營商環境護航
持續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水平,維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構建有利于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的“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
完善制度體系,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綠色金融、跨境電商等重點領域、新興領域重要立法,制定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法治保障。
規范涉企監管執法,推行涉企行政檢查“亮碼入企”,豐富“綜合查一次”適用場景,制定實施“無事不擾”清單,建立健全規范涉企收費長效機制,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線上系統助力“走出去”
提升國際化服務能力,上線運營中國企業“走出去”線上服務系統,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境外投資“一站式”服務。發揮外資企業圓桌會、穩外資工作專班等機制作用,協調解決外資企業面臨的痛點堵點問題,切實保障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和國民待遇。
進一步創新政務服務模式,構建以企業需求為中心的資源配置服務體系,以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暖企惠企,營造“企業友好型”營商環境。強化政務服務數字賦能,創新“AI導辦”“AI審批”智慧登記新模式,推行工程建設“一套電子圖紙走到底”的全過程電子圖紙流轉應用,依托“多測合一”信息管理平臺實現測繪成果“一站式”共享,擴大環評與排污許可證“兩證合一”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