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初步安排900億元左右支持育兒補貼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7月30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育兒補貼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關情況。
“育兒補貼惠及千家萬戶。財政部將立足職責,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育兒補貼制度順利實施,讓補貼資金精準、及時、足額發放到群眾手中,切實把好事辦好。”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郭陽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
郭陽介紹,一是設立轉移支付項目。按照《方案》部署,中央財政將設立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項目“育兒補貼補助資金”,今年初步安排預算900億元左右。
對于發放國家基礎標準補貼所需資金,中央財政按照一定比例對地方予以補助,中央總體承擔約90%。
二是加強資金管理監督。近期,財政部將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育兒補貼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資金分配使用和管理監督的具體要求,細化規范資金下達流程,落實各級工作責任。兩部門將對補助資金實行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做好績效監控和績效評價,確保管好用好財政資金。
三是明確相關優惠政策。《方案》規定,對按照制度規定發放的育兒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在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等救助對象認定時,育兒補貼不計入家庭或個人收入。此前,國家已出臺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扣除標準為每孩每月2000元。
“目前,各級財政部門正在會同衛生健康部門緊鑼密鼓開展補助資金的測算和下達工作。”郭陽表示,實施育兒補貼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承載了群眾期盼,財政部將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對資金申領發放各環節實行全過程監管,確保每一筆資金都安全抵達。
據了解,近年來,財政部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圍繞人口全生育鏈條、全生命周期,從生育、養育、教育、醫療、住房等多個方面,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實施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努力營造良好生育環境。
郭陽介紹,一是支持提高優生優育水平。通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支持為孕產婦提供健康管理、產后訪視、新生兒護理指導,為農村婦女提供增補葉酸、優生檢查等服務,2025年安排55.2億元。通過出生缺陷干預救助項目資金,支持開展出生缺陷檢測、救助和防治宣傳等工作,2025年安排3.7億元。
二是支持做好婦幼健康工作。通過重大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支持為適齡兒童免費接種免疫規劃疫苗,做好乙肝等母嬰傳播疾病的預防,2025年安排52.2億元。通過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支持提升兒科醫療服務能力、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診斷救治能力,加強兒科醫生、基層產科醫生等緊缺人才培養,2025年安排11.1億元。支持強化基本醫療保障,2025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700元。
三是支持普惠托育服務發展。2023年以來,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實施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示范項目,中央財政共投入30億元。同時,通過就業補助資金,支持地方開展包括育嬰員、保育師等嬰幼兒照護服務人員在內的職業技能培訓。對撫育嬰幼兒的職工及其單位、社區托育服務機構,在所得稅、增值稅、契稅等方面給予稅費優惠。
此外,財政部還通過教育領域相關轉移支付資金,支持推動教育資源擴容提質;通過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支持地方加大對符合條件的多子女家庭住房保障力度。
“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落實投入政策,強化資金保障,配合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郭陽說。(來源:中國財經報)